【記者游婉琪台北報導】揪團上網不只可以買東西撿便宜。家扶基金會發起「寄養家庭揪團大行動」,邀請有能力、有愛心的民眾揪團加入寄養家庭行列,給寄養孩童一個安心的避風港。
來自宜蘭的寄養媽媽陳美華,原先在宜蘭家扶中心擔任志工,接觸各類特殊疾病、行為偏差、法院轉向的兒童少年。陳美華至今擔任寄養家庭13年,前後一共照顧過20多位孩童。她表示,這些寄養孩童讓家庭生活更加充實。
親朋好友作夥來
因為一個人的力量有限,陳美華邀請嫂嫂黃素霞加入寄養行列,進而帶動嫂嫂的姐姐、自己的妹妹等親友團。陳美華說,最高紀錄家庭聚會一次有20、30人,大朋友也會幫忙照顧小朋友,彼此間感情就像大家庭般和樂融融。
曾經有位綽號「美美」的寄養孩童,出生22天就來到陳美華家中。因為外型可愛加上嘴巴甜,連鄰居老奶奶也相當疼愛。5歲大時美美被美國家庭收養,依依不捨的全家人,替美美準備了衣服鞋子,以及一本記錄美美成長過程的相簿。高齡70多歲的鄰居老奶奶,還特地用翻譯機逐字逐句翻譯對美美的祝福。
陳美華表示,當時人家都和她說,美美到國外不愁吃穿,不需要替她準備太多行李。但她堅持要將台灣媽媽的愛心裝進美美行李,到現在全家人的手機螢幕都還是美美的照片。
臨行前美美擔心以後寄養媽媽會搬家,偷偷用傻瓜相機拍下門牌照片。到了美國後,也會郵寄照片或影片,和台灣爸媽分享成長紀錄。陳美華暗自期待,美美長大後能有機會回國擔任英文老師,和家人再相聚。
體驗愛的教育
基隆家扶中心的寄養家庭,則是來自同一個社區的好鄰居。從原先對寄養家庭的不了解,到後來陸續加入寄養家庭行列。其中一名寄養媽媽涂孝蘭表示,一開始接觸的寄養孩童只有1歲大,因為全心全力照顧,反而讓親生孩子吃醋,先生也擔心她過度勞累。
直到後來,寄養孩子變成全家人的寶貝,尤其是爸爸總是搶著要幫忙f洗澡、外出散步。涂孝蘭說,擔任寄養家庭給全家人上了一堂愛的教育,接觸後才真正學會什麼叫包容、什麼是分享。
原先擁有3名兒女的柳銘君,加上兩位寄養孩童,全家人出門經常接觸外人懷疑的眼光,柳銘君也玩笑稱自己是「5個孩子的媽」。劉銘君表示,在外人眼裡同時照顧5個孩子看似不容易,但自己3個兒女都和她同樣喜歡小孩,經常幫忙泡牛奶、換尿布,是照顧寄養孩童的小幫手。
擴大寄養家庭質與量
家扶基金會執行長王明仁表示,過去透過口耳傳播投身公益行列的寄養家庭,超過半數服務滿5年以上,因為在照顧孩童時如果遭遇困難,可以互相幫忙、經驗分享。家扶基金會發起寄養家庭揪團大行動,希望能擴充9百戶寄養家庭生力軍,讓原有的寄養家庭負擔減輕。
家扶基金會社會資源處主任陳美君表示,一般家庭主婦為主要照顧者的寄養家庭扮演生活照顧責任,但其實有許多累犯少年、特殊疾病、學習障礙者,需要擁有專業技能家庭照顧。陳美君也呼籲擔任過訓導老師、護士、檢察官等職業的民眾貢獻專長。
未來寄養家庭達到一定數量後,家扶基金會希望能依照孩子及寄養家庭背景屬性分級配對,並提供完善的訓練課程,讓這些來自家庭功能失調的孩童,可以在寄養家庭中得到妥善的照顧。加入寄養家庭家扶專線:0800-07-8585。
引用資料來源:tw.news.yahoo.com/article/url/d/a/100428/131/24nw5.html
留言列表